垂直綠化行業分析報告
來源: 中國園林網 作者: 周睿 日期: 2015-8-7 8:42:42
垂直綠化是一個一直處于發展狀態的概念,從最初的泛指垂直面綠化到后來的陽臺綠化,垂直綠化的概念一直在隨著市場的需求而變化。發展至今,垂直綠化發展成為與水平面綠化相對應的概念,是對立體空間進行綠化的一種方式……
中國園林網8月7日消息:一、垂直綠化概述
1、何為垂直綠化?
可以說,垂直綠化是一個一直處于發展狀態的概念,從最初的泛指垂直面綠化到后來的陽臺綠化,垂直綠化的概念一直在隨著市場的需求而變化。發展至今,垂直綠化發展成為與水平面綠化相對應的概念,是對立體空間進行綠化的一種方式,是利用植物材料借助于建筑物的立面或其它構筑物表面攀附、固定、貼植、垂吊形成非水平面的綠化形式。
主要包括:建筑墻體(含內墻和外墻)、地鐵通風設施、立交橋及高架橋等建筑物,以及圍墻、欄桿、立柱、燈柱、棚架、標識牌等構筑物的綠化。
2、決定垂直綠化是否成功的因素
不同于傳統的建筑項目,垂直綠化項目一旦開始運轉,展現在人們視野之中的將是一片極富張力的生命有機體,生命存在的各項必備因素必須納入養護的重點。對于垂直綠化來說,維持這一生命有機體持續生長的關鍵因素就在于生長介質、灌溉系統及植物系統三方面。
(1)生長介質。生長介質對于植物生長的重要性無須長篇大論,對于一般植物種植來說,生長介質主要起到提供營養、維持水分,對于垂直綠化來說,生長介質還起到通氣和固定植物的作用,是植物能夠實現垂直種植的關鍵因子。
(2)灌溉系統。垂直綠化項目建成后的前兩年是整個項目長期持續下去的關鍵年。在這兩年中,垂直面上的植物要適應新的生長環境,澆灌時,應該根據垂直面的面積、植物的習性、氣候的變化等因素來合理規劃澆灌周期、澆灌區域,既保證植物對水分的需求也幫助植物盡快適應垂直面上的生長環境。
(3)植物系統。如果想讓一個垂直綠化的項目長久持續下去,必須在合適的地方栽種恰當的植物,且為了延長景觀的持續時間,選擇的植物應多以常綠植物為主。在整個垂直綠化工程中,植物的選擇及配置是極其關鍵的環節,必須考慮不同習性的植物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還需根據周圍環境和植物的觀賞效果及功能進行設計??偟膩碚f,所選擇的植物必須同時滿足適應種植環境、生命力強悍、可搭配設計出一定的藝術觀賞效果等條件。
二、發展垂直綠化的必要性
發展持之綠化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傳統綠化方式無法滿足現代城市發展的綠化需求,且相對于傳統綠化來說更加經濟
受中國人多地少、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現狀影響,高樓林立已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狀況,城市建設用地與傳統城市園林綠化方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傳統綠化方式已遠遠滿足不了現代城市發展的綠化需求,大氣污染、噪音污染、熱島相應、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生態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可以說,垂直綠化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
相對于傳統綠化來說,垂直綠化的能夠更加有效地環境城市面臨的生態問題,主要優勢如下:
(1)垂直綠化有效緩解平面綠化與建筑用地之間的矛盾。垂直綠化擺脫了傳統平面綠化在植物數量和種植面積上的限制,實現了利用最小的占地面積創造最大的綠化效果,緩解了城市綠化用地和建筑用地之間越來越尖銳的矛盾,為增加城市綠化率找到了突破口,同時也為城市土地資源規劃找到了新的方向。
(2)垂直綠化在灌溉方面更具現代化技術,降低了植被的維護成本。垂直綠化行業早已實現了植物的自動灌溉和施肥,通過對植物品種、灌溉周期等因素的整體把控,實現對植物的科學管理,更加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長。另外,垂直綠化墻采用重量輕、保水透氣性好、適宜垂直綠化植物充分扎根的特制培養基,不風化、不塌陷、防凍抗暑,綠化效果持久性好。從整體角度來看,垂直綠化墻的前期投入成本較高,但后期的維護成本很低。因其特殊的種植工藝能夠確保植物四季常青,節省植物費用成本;實現自動滴灌和施肥,節約水資源且減少人工維護成本。
(3)垂直綠化讓城市建筑在藝術表現上更加多樣化。垂直綠化并不只是單純地實現植物在垂直面上的種植,而是將不同色彩、尺寸的植物進行排列組合,讓植物造型與建筑形態在空間設計上實現高度統一,構建出與周圍環境交互映襯的視覺效果,讓城市建筑更具藝術氣息,實現城市建筑藝術表現的多樣化。
三、國內外垂直綠化行業現狀
1、國外垂直綠化的推進方式
垂直綠化的發展現已呈現出全球化、多樣化、規?;内厔?,作為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觀賞效益為一體的城市綠化方式,垂直綠化受到了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大力推崇。相比于國外的垂直綠化來說,我國的垂直綠化行業仍處于初級階段,國外垂直綠化的推進方式仍具有相當的借鑒意義。
(1)德國:設立明確的獎懲機制
德國于20世紀末立法強制推行屋頂綠化,對于申請實施屋頂綠化的項目可享受減免費用、政府補貼、低息或無息貸款等優惠政策,例如政府補貼50%~100%的綠化經費,對符合標準的屋頂綠化可減免50%至80%排水費,對于裸露屋頂將征收100%的排水費,屋頂綠化業主還能享受無息或低息貸款并受政府表彰等。推行至今,新建或改建項目申報規劃設計,都必須同時申請屋頂綠化設計,否則不予受理。
(2)日本:立法保護
日本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對垂直綠化越來越重視,政府將該項目形成強制性指導條例,并予以立法,成為一種全國性的義務工作。1991東京都政府首先頒布了城市綠化法律,規定在設計大樓時,必須提出綠化計劃書;日本于1999年設立“抑制熱島現象對策研討委員會”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提出有效對策;東京市政府于2000年修改了自然保護條例,規定不管是新建還是改建的建筑物,都有義務進行屋頂綠化,并在2001年出臺政策規定,業主在新建和改建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民間設施和25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設施時,必須綠化屋頂可利用面積的20%,否則開發商就得接受罰款。
(3)新加坡:政府政策支持并頒獎
新加坡把建設花園城市看作是國民綜合素質和精神面貌的體現,大力提倡垂直綠化,更制定了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來保障城市綠化進程的順利推動。在20世紀,《公園與樹木法令》、《公園與樹木保護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規先后出臺,同時政府加強綠化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綠化意識,注重嚴格依法管理,對損壞綠化,包括損壞城市空間垂直綠化的行為實行嚴厲處罰。對房地產開發公司,若其開發了帶有屋頂花園的高層建筑便可以得到“花園城市獎”。
2、國內垂直綠化推進現狀
在城市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的情況下,垂直綠化逐漸走入公眾的視野并成為國民關注的熱點之一。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廈門等城市先后出臺了相應的垂直綠化技術規范,用于指導垂直綠化項目實施。
(1)北京
北京的垂直綠化工作源于1983年建成的長城飯店屋頂花園,并以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為契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大部分能夠實施綠化工作的屋頂、立交橋、高架等立面均實現了綠化。
《北京城市環境建設(2004-2008年)》規劃中明確指出:低層建筑中60%屋頂要進行綠化,高層建筑中30%屋頂要進行綠化;
2005年北京市園林局出臺了《北京市屋頂綠化規范》;
2006年9月,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財務局、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本市屋頂綠化工作的通知》的文件;
2009年11月20日北京市通過了《北京市綠化條例》,為北京市整體綠化工作提供了行動方向和政策法規,規范了綠化工作的市場環境;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于2012年3月27日下發了關于《北京市垂直綠化建設和養護質量要求及投資測算》的通知,用以指導開展垂直綠化工程建設和養護管理工作,提高垂直綠化建設和管理水平。
(2)上海
上海的立體綠化工作始于由人民廣場改建成地下商城的屋頂花園,由此引發了其它知名建筑的競相模仿,在迎世博期間,上海市完成各類立體綠化達40萬平方米。
2001年4月伊始,上海市在靜安區試點屋頂綠化工作;
2002年11月,上海市綠化管理局發布了《關于組織編制屋頂綠化三年實施計劃的通知》,對未來屋頂綠化及相應的立體綠化工作進行了詳盡的規劃;
2007年上海頒布了《上海市綠化條例》,條例中明確規定“本市鼓勵發展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等多種形式的立體綠化”;
此后,上海市相繼發布了《上海市屋頂綠化技術規范》、《綠墻技術手冊》、《立體綠化技術規程》等一系列技術規范,為垂直綠化的推廣提供技術支撐。
為更好的為垂直綠化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上海市擬立法為立體綠化提供法制規范,對已建成的立體綠化予以嚴格保護,禁止占用或者拆除。2015年《上海市綠化條例修正案(草案)》規定,對于新建公共建筑中高度不超過50米的平屋頂,要求屋頂綠化面積不得低于建筑占地面積的30%,中心城內的既有公共建筑進行改建、擴建的,也按照上述要求實施立體綠化。
(3)深圳
深圳是國內倡導垂直綠化最早的城市之一,市政府于1999年下發了《深圳市屋頂美化綠化試驗方法》的通知,為全市的屋頂綠化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并用以監督市內的綠化監督檢查工作。
2012年7月4日深圳市市委、市政府于組織召開了特區建立以來規格最高的一次城市綠化工作會議。會議決定,在開展市容環境提升行動的基礎上,以2017年深圳舉辦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為契機,在全市廣泛開展“城市綠化提升行動”,全面提升城市綠化的生態化、人文化、精細化和均衡化水平,使深圳城市綠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于會后頒布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綠化工作的意見》(深發〔2012〕10號),作為未來8年深圳市城市綠化提升工作綱領性指導意見。
2013年11月1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市落實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的十項措施》(簡稱“十項措施”),《十項措施》中計劃至2020年,全市森林面積增加800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100萬立方米,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增加10000公頃,建成各類公園1000個以上,且《十項措施》中明確提出“積極發展立體綠化”構建立體化的城市綠化格局,力爭到2020年城市中心區屋頂綠化率達到5%,城市非中心區屋頂綠化率達到1.5%。
2014年4月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圳市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實現“九年大跨越”行動計劃》的通知中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深圳”,并提出“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的和諧,計劃中明確指出“全方位開展生態風景林、沿海防護林、水源涵養林以及其他各類綠地建設,推行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增加城市綠量和碳匯。到2017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1.5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9平方米?!?nbsp;
從2014年開始,由深圳市各區城管局主辦的“最美陽臺”、“公園之友”等各項活動正式推廣至城市居民之中,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整理綠化意識、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推廣至今,得到了深圳地區居民的肯定并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從民眾基礎上增加了深圳整體的綠化意識。